9月7日,以“发展低空经济、创享美好未来”为主题的2024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。大会发布了一批行业前沿最新成果,集中签约科技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58个重点项目,总投资达109.65亿元,现场签约项目11个,总投资31亿元。
低空经济是新兴产业,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。当前,低空经济正处于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、黄金窗口期。自2013年谋划发展通用航空产业以来,安徽省围绕加强产业配套,精准招商引资、招才引智,加速建设涵盖飞机整机制造、发动机、航电系统等的完善产业集群。经过10余年发展,安徽已基本形成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体、无人机产业为支撑的低空产业集群,集聚企业300多家,去年产业规模达到450亿元,占全国的10%。
2021年2月,安徽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,组建省属通航企业,成立省低空经济产业基金,加快建设低空基础设施,强化全产业链布局和应用牵引,积极拓展低空应用场景。截至2023年年底,安徽省落地在建的低空经济领域项目69个,计划总投资近1000亿元,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吸纳成员单位超过130家。
小飞机看芜湖
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聂爱国表示,要围绕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目标,坚持运用市场逻辑、资本力量和平台思维,统筹推进低空制造、技术创新、服务保障、安全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建设,推动形成合肥、芜湖双核联动,六安、滁州、马鞍山、安庆、宣城多点支撑,合肥都市圈、皖北、皖西、大黄山地区成片应用、各具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格局。
“大飞机看上海,小飞机看芜湖”。近年来,芜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推动低空经济加速“起飞”,成为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、国内重要的低空装备基地。2023年,芜湖市低空经济产业产值达400亿元、同比增长26.6%;今年上半年,产值达253亿元、同比增长26.8%。
目前,芜湖已集聚航空新材料、无人机、发动机、螺旋桨、通用航电、航空部附件、临空经济、低空运营等产业链企业近200家,涵盖研发、制造、维保、运营、培训、物流等全产业链,整机重点核心部件自主配套率达100%,基本实现“不出园区即可生产一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航飞机”。
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安徽聚焦通用飞机、无人机、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、飞行汽车等整机,航空发动机、动力电池、机载系统等关键系统、零部件,健全科技和产业协同高效创新体系,强化新技术、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,以科技创新支撑低空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。
芜湖组建低空经济研究院,成立国家级航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,建成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77个,攻克“卡脖子”技术24项。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制造了首架“安徽造”通用飞机,通用飞机整机交付量连续多年国内第一;安徽劲旋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拥有30个系列6000余款螺旋桨产品,占据国内中小型螺旋桨市场90%以上份额。
明年打造30个低空标杆应用场景
9月6日,安徽省通航控股集团开通合肥至芜湖、芜湖至黄山两条低空旅游观光航线,游客可以打“飞的”一路欣赏皖南美景。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之一,安徽目前共划设54个低空试点空域,开辟43条低空航线,应用场景日益丰富。2023年,全省通用飞机飞行近9700小时,无人机飞行150万小时。
芜湖市积极培育低空经济新业态,以高空消防、应急救援、各类巡检等应用场景为重点,年均飞行活动2万余架次;依托航空小镇、飞行营地、试飞基地等,提供研学科普、旅游体验、低空旅游、航空运动等服务,建成全国首家无人直升机国际培训与试飞基地。
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陈 军表示,将持续推进应用场景开发,加强供需对接,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,到2025年打造30个低空标杆应用场景,建设5个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,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高地。
(本文刊于9月11日“中国交通新闻网”)